时间:2023-06-06 08:19:00 | 浏览:26
问道青城山
侯 平
四川大学
成都市西面68公里处的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第五洞天”、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峙、林木葱茏、四季常青、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西汉末年,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东汉时期,张道陵在成都大邑县鹤鸣山创立天师道,接着就到青城山结茅传道,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道教发祥地。
一
青城山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景区是青城山核心部分,景点有常观、上清宫、建祖师殿、朝阳洞、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老君阁、月城湖、天师洞、观音阁、天然图画、雨亭、紫云阁等。
青城山最高的殿宇是“上清宫”。上清宫建于晋代,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上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道德经》五千言木刻、麻姑池、鸳鸯井等。
青城山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在老霄顶上建有呼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绝佳地点。游客到了上清宫后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在青城山住一晚,第二天观日出,体验青城山上的仙风道骨。
1975年夏天,我登上青城山,深夜里见到了一轮红月亮,次日清晨也看见了日出。
二
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美誉,千年以来都是旅游胜地,盛夏季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旅居。文人墨客们在山上留下不少诗篇传颂,如:诗圣杜甫的“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祠西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抒发了对青城山爱慕感情。唐代诗人岑参、贾岛,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也在这里体会到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与清幽的山林意境,他们对青城山都各自有题咏。
三
我属于50后,青少年时期没有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到而立之年也没有阅读过几本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第一次登上青城山时对道教文化没有丝毫感觉。
1980年代,我第二次登上青城山,有一老者向我们介绍了老子道家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他说老子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道德经》对我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道德经》提出“有无相生”、“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揭示了宇宙奥秘;“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体现了事物双向性和辩证性。黑格尔把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总结为“正、反、合”三个字,指出三者结合才是一个整体,承认这是中国人最杰出的最有智慧的思维方式。
从那以后,我开始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道德经》《庄子》《论语》等著作后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的体会是一部《道德经》悟乾坤。
四
青城山是道家修行宝地亦是文人墨客喜欢游历之处。两千年以来,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著名画家张大千三次到青城山居住,“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一段佳话。
上清宫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说张大千居住在上清宫文武殿旁边时种了一片梅林,又将多只红爪玉嘴鸦放入密林以添“鸟鸣山更幽”情趣。天师洞是青城山主要道观之一,涧深壁陡、藤萝垂挂,异常幽静。掷笔槽谷深60米,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的地方。
青城山众多古迹与自然美景使张大千感觉到了诗情画意,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张大千在寓居青城山四年时间作画多达1000余幅,作诗也颇多,还自刻了“青城客”、“上清寄居”二方图章。张大千这期间的主要作品有《雨后丈人峰》《张天师像》《墨荷》《花蕊夫人像》《玉女图》等。1944年,张大千完成了大作《青城山十景图》。1948年秋,张大千再次来到上清宫小住,众多文人慕名前来拜访他。
张大千在青城山吸取了大自然精华,熏染了道家思想,他在画坛名气大震后创建了“大千画派”,结合传统创新了泼彩墨艺术。
五
宇宙长存,众生渺渺。我无法忘记青城山上“天师洞”、“九老洞”和上清宫旁边那棵1700岁古银杏树。常言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桃花源记》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感叹,青城山上一棵树就能见证百代人的生死,人们囿于三维空间无法延长寿命,面对疫情束手无策,揭开宇宙奥秘更是了了无期。正如施一公所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每天有成吨暗物质‘穿透’我们身体”。暗物质是无法“看”到却真实存在的“特殊天体”,其构成至今是未解之谜。
然而,老子的道家思想正在逐步揭开宇宙奥秘。一位西方学者指出:如果世界上的书籍都被烧掉了,只剩下一本《道德经》也就够了,社会可以更好地发展。
中国的道家思想深邃难懂。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法自然”、“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无为而无不为”等不容易被人理解。司马迁说:“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这样看来,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道”既无公式和定义去解释,也无法用具体形象来描绘,人们理解“道”只能靠心灵去“悟”。
青城山隐含了很多宇宙之谜,等待着有缘人去了解它。中国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是中国本土文化,道学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道教形成于张道陵天师,道家思想对中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养生、书法、史学、军事等影响深远。可以说,道家思想从黄帝、伏羲、老、庄、孙子、屈原、扬雄、张道陵、黄老学派、魏晋玄学、陶渊明、李白等一路传承下来形成了独特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如:司马相如、李白等人受此影响把文章和诗歌写得汪洋恣肆;道家思想玄意悠深,杨雄仿照《易经》创作出了《太玄经》。近现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道家玄览、虚静、探幽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多元性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中国的道家思想有很多精华得到了后人继承和发扬,缘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和篇幅限制,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青城山快被成都的大学生‘推平’了。”“成都的大学生们周末是都在青城山吗?”……在成都,继爬龙泉山之后,去青城山似乎也“热了起来”。近日,多条描述青城山迎来大客流的微博引起关注,相关视频达到数万播放量,在抖音平台点赞量接近3万。为什么青城山
入山佳气异他山,翠逻周遭几复关。流水白云无尽藏,莫教容易到人间。——宋·程公许《入青城山门诗》青峰环绕、树木常绿的青城山,又被称为第五洞天,如同神仙洞府,仙气缥缈,秀冠全国。来到青城山的人,都不自觉带着一份虔诚的心,踏上问道之旅。青山环伺如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其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
如果换个视角看青城山由高处到细微处当不同高度、大小交叠在一起不同视角中的青城山会是什么模样01远眺青城山“俯瞰青城山”1月城湖俯瞰月城湖,月城湖四周青山环抱,整体呈一个“心”形,十分美妙壮观,山水相映成趣,湖中悠然泛舟,妙哉~2天师洞相传天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此时,大侠远行,世间再无金庸!但金庸与青城山还有的不解之缘,还在江湖流传。金庸先生在写《笑傲江湖》之前,没到过四川,也没到过青城山。在很多年前,他就写出了青城派,不过书里的青城派还不是名门
青城山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山、是四大道教名山和五大仙山之一。据《唐六典》记载其为剑南道名山,《道书》以为第五洞天。今天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民国青城全图我国其他历史名山一般在周边都拥有以其而得名的地名
------------------------------------素材来源于网络----------------------------------青城山旅游攻略1.青城天下幽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发祥地,已在美丽的川西大地幽然屹立千年。
大禹疏九河的传说,大家都晓得。他治青城山的事,晓得的人就不多了。听说,早先青城山上光抹抹的,啥都不长,雀鸟都不愿落脚。山底下是岷江大河,大禹的老家就在上游的汶山,他从小就跟岷江打交道。那阵子,岷江一年三次涨小水,三年一次涨大水。水裹石,石夹
文/席波10月24日,早晨五点起床,原定六点坐车去都江堰,出发时已近7点。车行大约一个多小时,都江堰市就到了。首先不是去景点,而是到了一个玉器购物点黄龙玉博物馆。虽然没有被逼着购物,但是耽误了时间,还得硬着头皮被洗脑,还是有些不爽。九时许,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有着“三十六峰”“七十二小洞”“八大洞”“一百零八景”之说图│①青城山都江堰全山群峰环绕,树木葱
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山,或因自然风景而引人入胜,或因人文景观而让人心驰神往,而青城山两者兼得,不仅有“天下幽”的称谓,还有底蕴深厚的道文化~今天水灵妹将带你打卡,青城山的奇妙宝地,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文化雕琢的美艳。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
// 何苾放飞念想,让一个古铜色的吼,伫立青城之巅。岷江朦胧的脚步,朗诵着青城的情怀。祖师殿,上清宫,朝阳洞,肃穆的大门,只有一张面孔,勿需擦亮来者的姓氏。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过客,千悟万行,又有几多,万念弃之,成为青城的知音?不险之险,不秀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今日,记者从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获悉,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今日(5月1日)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容量的90%,已启动红色预警,线上门票已约满,将关闭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尚未预约门票的游客,可及时调整行程
昨天有粉丝朋友的咨询,对于青城山前山与后山游玩,怎样规划,又有那些景点值得前往,下面,对于粉丝朋友的需要,这篇旅游攻略让你全面了解,首先,我们先要了解青城山的地理位置青城山青城山,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4月30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发布提示,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门票已预约满,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均已停止售票。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都江堰景区日最大容量为6万人,截至4月30日11时32分,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